市场订单减少 出口增速放缓 美国市场的“寒冬”还会卷土重来吗?
发布时间:2011-09-21今年8月,标准普尔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,飓风“艾琳”又使美国零售业受到不小的冲击,这两件事仿佛引发了全球范围的“蝴蝶效应”,其中也触动了义乌企业和市场经营户。据义乌海关统计,1至8月,经过义乌口岸的对美出口总额为1.2亿美元,同比下降10.6%。面对美出口总额的下降,既要看到挑战,更应把握机遇。
下单频率降低报损案件增多
近几个月,中国信保义乌营销服务部工作人员异常忙碌,前来咨询关于对美出口风险等问题的企业和经营户非常多,而这种情况在以往并不多见。
更加令人担忧的是,义乌对美出口中应收账款无法顺利收回的情况呈蔓延之势。今年1—7月,中国信保义乌营销服务部累计接到义乌出口企业报损案件15起,涉案金额高达481.8万美元,与去年同期相比,分别增长275%、831.9%。其中,涉及对美出口的案件数量占比为46.7%,涉案金额占比为31%。
一些经营户也从对美出口中察觉到了异样。国际商贸城四区非五金厨房用品经营户何慧慧说,她发现今年5月以后,几家主要出口美国的外贸公司下单频率都降低。“以前这些公司每个月都会出货,现在一个半到两个月才出一次货,有一家外贸公司去年经常过来下单,今年却至今才出一次货。”何慧慧还遭遇了订单被美国客户取消的情况。
相关文章
上一篇:美国今年圣诞节服饰零售并不乐观